(相关资料图)
南海之滨,两座巨型储罐矗立在小虎岛上。这就是广州LNG(液化天然气)应急调峰气源项目一期的两个储罐,储罐高约50米、直径超80米,单个罐容可达16万立方米。
记者获悉,广州LNG应急调峰气源项目一期已经基本完工,建成后将具备32万立方米的LNG储气能力,可满足广州市10天应急保障需要;二期项目正在规划当中,全站完全建成后,将有4个16万立方米的LNG储罐。
项目一期库容满足全市10天应急供应
据介绍,广州LNG应急调峰气源站由广州发展集团属下广州燃气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实施,是广东省、广州市“十三五”和“十四五”能源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以及省、市两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重点项目,也是广州市攻城拔寨作战图的重点建设项目。
“气源站分为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包含储气库项目和配套码头工程两个子项目,目前已经基本完工,正在进行试生产前的相关准备工作。”广州燃气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具体来看,一期工程的设计规模为100万吨/年周转量,主要包括2个16万立方米的LNG储罐、3条升压气化生产线,及厂区相关配套设备设施。配套码头工程建设1座可靠泊仓容3万~14.7万立方米的LNG船舶的专用接卸码头,其中水工结构按靠泊仓容18万立方米的LNG船舶的规模建设。储气库一期工程已于2019年9月正式开工,目前已经基本完工。储气库二期工程项目同样为2台16万立方米的LNG储罐,目前在初步设计中。
近日,记者走进广州LNG应急调峰气源项目一期工程现场,两座高高的储罐拔地而起,像两个“胖卫士”守护在南海之滨,保障着广州市的天然气供应。在两个储罐旁边,就是靠泊LNG船舶的专用接卸码头,码头也已经基本完工。“未来,船舶上的液化天然气可以直接通过管道,输送到储罐顶端,然后再倒入储罐内,全程自动化完成。”项目承建方、粤海(番禺)石油化工储运开发有限公司工程建设部副经理高志林告诉记者。
“LNG储罐均为混凝土全容式储罐,高度约50米,外罐直径为82米,内罐直径80米。”高志林介绍。项目一期建成后,将具备32万立方米LNG储气能力,可满足广州市10天应急保障需要。二期工程建成后,总库容将达到64万立方米,可满足广州市15天天然气的调峰和应急保障需求。
提升广州燃气安全稳定供应能力
“LNG理化性质特殊,需要在-160℃以下的环境中储存,因此对储罐的保温性、密闭性有非常高的要求。”高志林解释。LNG储罐建设周期长、涉及专业广、作业面集中、焊缝数量多,整个储罐自桩基施工至氮气置换合格达到进液条件,一般需要32个月绝对工期,包含了结构、管道、机械、设备、电气、仪表、电信、绝热等众多专业。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分段浇筑、气顶升技术、横道埋弧半自动焊、氦气检测技术等方法,有效提高了承台混凝土浇筑、顶升作业、焊接合格率、气密试验、取水池清淤等工作的效率,为攻克各项专业技术难点提供了有力保障。”高志林告诉记者。
记者现场获悉,一期项目按照功能分为码头区、储罐区、工艺区、火炬区、公辅区、槽车区、厂前区。LNG储罐里储存的液化天然气,经过罐内低压泵输出至高压泵,增压后进行气化,在进行高压计量后,这些天然气将通过高、中压天然气管道,输送进千家万户。目前,各个功能分区已经基本完工,预计在今年6月底实现投产。
广州LNG应急调峰气源项目意义重大。项目的全面建成,将能确保广州市建立独立自主采购和多路气源并存的全方位供应保障体系,摆脱长期处于气源供应末端的被动处境,确保区域能源供应安全,化解广州地区无燃气应急保障的突出矛盾,提升广州地区燃气安全稳定供应能力,为广州市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刘春林 通讯员 吴林蔚图、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高鹤涛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林传凌
上一篇:早段限时饮食可改善代谢健康_关注
下一篇:最后一页
2023年6月15日,这是创造中国航天一项纪录的日子——长光卫星技术股份
今年5月,央视一套《非遗里的中国·广东篇》拍摄地点选择了潮州,让潮
1、疾病分析:常见的增加代谢的方法有增加运动和药物应用。2、甲状腺素
邮储银行湘西州分行:开展存款保险宣传活动,金融,邮储银行,存款保险,银
马云现身杭州,马云,杭州,数学,阿里巴巴集团
X 关闭
X 关闭
6月30日,省委书记楼阳生到河南省视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调研平台建设、服务项目、技术研发等情况。(记者 董亮 蔡迅翔 摄)6月30日,省委[+更多]
6月30日上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项目开工仪式在郑州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副省长何金平出席开工仪式,并共同为项目奠基。河[+更多]
免费的也许是最贵的。接到免费茶艺培训,到店就送精美礼品的卡片,近日,有好奇心的老年人走进了郑州某某斋生活艺术馆。馆内,古玩、字画、[+更多]
6月30日,省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工作专班会议在郑州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学[+更多]